近年来,高校毕业生总数居高不下,用人单位招聘名额却十分有限。在“最难就业季”、“毕业即失业”等概念的轮番轰炸下,大多毕业生在就业季中难免焦虑不安、患得患失。而今年,记者走访多场招聘会发现,许多准毕业生在应聘中以不同方式,展现出了较为从容的心态。 淮海人才网招聘人员朱经理告诉记者,她多年来一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。今年招聘工作开始后,多场招聘会现场她观察到,多数应聘者都采取了“海投”策略——将一大沓简历“慷慨”地投给各用人单位。“‘海投’的普遍存在,说明现在大学生应聘一种心态上的进步,他们不再将自己限定在某几个企业、单位,而是广撒网、钓大鱼,这样既保证了成功概率,也有机会冲击最心仪的单位。”朱经理告诉记者,大学生就业中最要不得的就是姿态过高、急于求成,“第一份工作往往不是最后一份,大学生在应聘时不妨多给自己一些选择,不要把目光只聚焦在收入高、待遇好的单位。” 对于应聘时心态趋于平和,徐州招聘管理刘经理有另一种解释。他认为,应聘初期,大家都雄心壮志、充满希望。到了中期,各种不顺和挫折纷纷出现,心里难免会焦虑不安。后期,被招聘方拒绝的次数多了,反而看得开了,不会特别纠结于某场招聘、某个单位的结果。 “这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,越往后,面试技能越熟练,脸皮也越来越厚了。脸皮厚一些,其实是应聘中一大制胜法宝。在专业水平相同的情况下,谁越早脱离焦虑的心态、达到厚脸皮的境界,谁就离成功更近。”刘经理说。
声明:以上资讯来自网络汇总整理,属转载,仅作分享使用,不代表淮海人才网(www.jobhh.cn)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,请电联0516-66656188、13685127537,我们将立刻删除!
更多资讯请关注 徐州招聘网www.jobhh.cn 微信公众号:xuzhou-job |